Menu
EN NL

文旅活动

江苏运河文化之旅-第二站:无锡 “江南水弄堂、运河绝版地” (上)

2001/11/20
海牙中国文化中心

大运河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,串连起一条南北向的经济带和文化带,承载和见证着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。江苏作为孕育大运河的摇篮,被运河滋润的历史最久。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,以其特定的地理、人文环境,含英咀华、钟灵毓秀,串连吴文化、淮扬文化、楚汉文化和江海文化,孕育了在中华文化中呈放异彩的江苏运河文化。大运河江苏段沿线8个城市,在大运河的滋润下形成了既有统一性又各具特色的运河文化。

为了更好地向荷兰民众展示‘流动的文化’‘活态的文化’,依托运河文化资源,讲好大运河文化的江苏故事,海牙中国文化中心联合爱涛文化集团,携手苏州、无锡、常州、镇江、扬州、淮安、宿迁、连云港等多家运河沿线城市博物馆(院),推出《运河之滨的典藏文化》系列线上展,紧扣运河文化和运河沿线城市特色,用文物精品讲述运河开凿对人口迁徙、经贸往来、科技交流、宗教传播和生产生活方式、文化艺术的影响,展示大运河各个时期的发展特色和城市文明,多角度、多侧面直观展示大运河为沿岸城市居民带来的美好生活,全方位解读运河承载的历史故事和灿烂文明。
 

第二站| 无锡“江南水弄堂、运河绝版地”


大运河穿无锡城而过,造就了无锡灿烂的工商业文化,早在明清时期,无锡就是当时全国著名的布码头、丝市,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。运河漕运促进了无锡米市的形成和发展,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和带动了城镇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的繁荣。依托运河带来的运输便利,20世纪上半叶,无锡兴起和发展了一批民族资本的工厂和企业,成为近现代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。
 

01.《芙蓉湖图卷》


清·《芙蓉湖图卷》
纵42厘米 横149厘米
无锡博物院藏

 


《芙蓉湖图》作于1788年,忠实描绘了清中叶无锡西城门外芙蓉湖周围的湖光山色,涉及到的风景名胜有黄埠墩、锡山寺、惠山寺、龙光塔等等。图中烟波浩渺,云气蒸腾,山间的翠树和湖畔的细柳相互掩映,表现出锦绣江南的明媚春光。秦仪以高超的写实技巧将数十里景物浓缩于咫尺绢素之中,并根据实地的景致和布局的变化,插入了许多人物活动场景,如渔父张网、艄公摇橹、众人争渡、逸人寻幽、柳荫对话、湖边憩息、凭栏远眺等,使画卷更富生活气息。这一切都安排得错落有致,与自然景色相呼应。


02.发绣《古运河梁溪风情图卷》





现代·发绣《古运河梁溪风情图卷》
纵25厘米 横892厘米
无锡博物院藏


这件发绣作品由无锡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红育等人于1993年制作完成,以清末民初古运河两岸风土人情为题材,再现了无锡利用运河交通之便发展成为工商都市后的繁荣景象,连贯地展示了“黄埠墩龙舟竞渡”、“三里桥米市”、“惠山寺庙会”等近20个景观,上千个人物前呼后应,结构紧凑,气势恢宏。


03.朱梦华《梁溪揽胜图卷》




现代·《梁溪揽胜图卷》
纵26厘米 横877厘米
无锡博物院藏

此图描绘的是抗战前无锡古运河沿岸风光,图中风景秀美,帆樯林立,将野外环境的清幽和沿岸市集的喧闹有机结合。整图设色清丽,刻画细致,雅俗共赏。


04.清杨芝山款西园雅集图核雕


清·杨芝山款西园雅集图核雕
长径3.3厘米 短径3.1厘米
无锡博物院藏  无锡市文物商店征集


国家一级文物,核雕呈椭圆形,长径3.3厘米,短径3.1厘米,通体赭红润泽,有贯穿的圆孔,可供穿线佩挂。主题选取著名的北宋文人盛会“西园雅集”为题材,根据米芾《西园雅集图记》中所记的园林山水布局和人物形态,依照核外形起伏之势巧妙布局。核左右两侧的脊雕成树木花叶,形成两个半球画面,画面上雕刻山石松柏,在山石林木掩映之间,巧妙布局三组人物,分别表现西园雅集时作诗、观画、题石、吟诵、讲经、听琴等场景,使深邃幽致的园林胜境与惟妙惟肖的人物活动相互交融,充分表现出北宋文人雅士向往的幽邃清旷的人间仙境。

在雕刻技法上,作者运用阴刻、圆雕、镂雕、浮雕等技法在方寸之间刻画19人及活动场景,林石人物虽小,却雕刻的一丝不苟,成功地表现出湖石玲珑剔透,古树虬枝屈伸,松干结疤孔陷纹凸,松针细密茂盛。人物精致洗练,刀法圆润,线条流畅,尤其是人物面部刻画细腻,神态逼真,做到动中寓静,静中有动,显示出作者非凡的艺术造诣。

核雕山石上镌刻楷书铭文,上部刻“新槎四兄雅玩”,下部刻“芝山”名款。杨芝山(1821-1875),名学善,无锡人,工镌刻,善刻人物。星槎或为画家华鳌,字星槎,号跛仙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善写松树、山水、花卉,与杨芝山生活在同一时代。此核雕可能是杨芝山赠给友人华鳌的雅玩。

此件西园雅集图核雕,构思精巧,雕刻之精,是晚清核雕工艺品中的杰作。


05.唐青玉人鹿图佩饰


唐·青玉人鹿图佩饰
高7.7厘米,最宽处4.3厘米,厚1.1厘米
无锡博物院藏  无锡市郊区扬名乡邓湾里明代顾林墓出土


国家一级文物,收录于《中国玉器全集》。玉佩整体呈椭圆形,上部稍窄,下部略宽,青白玉质,蜡状光泽。器身遍布牛毛纹,色如甘栗,显示沁色已深透其中,古意盎然,非有千年历史不能形成。此玉佩的纹饰构思相当精巧,从正面看,中央一人,平眉,细眼,扁平鼻子,大耳,头发整齐细密,上束发冠,为典型的汉人面部特征。此人身穿广袖高领衫,腰束带,脚蹬云头履,右手抚摸身旁鹿背,左手食指指着鹿嘴,其装束神态,举手投足之间,透出一种潇洒、飘逸的隐士风度。鹿头顶如意云头式角,身躯肥硕,肌肉凸起而健壮,腿细长,鹿尾上翘,嘴向前倾,似要伸出舌头来舔舐主人手指,神态栩栩如生。玉佩右边是一小童,头梳双髻,身穿广袖高领衫,腰束带,手捧一钵,表情恭敬而充满童稚。从背面看,则是人、鹿造型的背部,鹿的一条前腿弯曲,并稍稍抬起,小童腰带系在身后。人、鹿、童子的背影与正面纹饰相呼应,用浅浮雕的技法表现出了圆雕的效果,很是奇特,这也正是其手法的独特之处。

玉佩细部雕刻极具时代特色,无论正面、背面,人物服饰都用稍弯的浅细斜阴刻线来表现褶痕,这些线条较长且多,是唐代刻画服饰的典型特征。鹿的雕刻手法,也有明显的唐代特色:鹿眼的上下两条眼线均为两刀刻成,并可见刀锋,所刻线条一头粗,一头细,眼珠以一短阴线表示,这是唐代刻画动物的常见手法。唐代是玉文化极为重要的转折期,实现了由“礼玉”、“葬玉”向实用玉器和宗教玉器的转变。在唐代,贵族阶层都随身佩玉,以彰显气质和风范。

此件玉佩1976年出土于无锡市郊区扬名乡邓湾里明代顾林墓,顾林,生于明嘉靖丁巳(1557)年,卒于万历乙未(1595)年,字郁卿,明太学生。顾林墓俗称“顾大坟”,由于历史原因,曾一度被铲平,直到1976年3月,在一次偶然的基建工程中再次被发现,当时的无锡市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,出土了随葬器物35件 (套),其中自汉到明的玉器共10件,件件工艺精良,足见墓主顾林爱玉之深。

06.元“邓万四郎”款连生贵子纹高足金杯



元·连生贵子纹高足金杯
高8.6厘米,口径8.6厘米,足径4.6厘米
无锡博物院藏  无锡市南郊尧歌里元代钱裕夫妇合葬墓出土


国家一级文物,这件高足金杯历经千年仍金光灿灿,富丽奢华却也不失活泼可爱。杯为侈口,圜底,深腹,高圈足呈喇叭状外撇,杯身与圈足经焊接相连,造型轻巧秀丽。口沿内侧和圈足底边各錾刻有一圈卷云纹,杯心中央用细劲流畅的阴线錾刻出十分精美的“连生贵子”图案:一个男童身着交领窄袖短衫,下穿宽松长裤,手持折枝莲荷,正在嬉戏玩耍,周围饰有团状的莲花。童子面相清秀,活泼可爱,为典型的宋代风格。在金杯口沿外侧有铭文“邓万四郎十□□金”,因此这是一件有明确的制作商铺款识的器物,十分难得,对当时的金银器匠作研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。

此杯1960年出土于无锡市南郊尧歌里元代钱裕夫妇合葬墓。钱裕(1247—1320年),字宽父,无锡人,系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镠的后裔,元代时期无锡的豪门富户,葬于至治元年(1321年)。钱裕墓的随葬品十分丰富,包括金器、银器、玉器、水晶、玛瑙、琥珀、丝绸服饰、漆器、纸币、木、核器和铜镜等百余件器物,极具历史、科学和工艺美术价值。

目前所见最早的高足杯出现于南北朝时期,盛行于元代,多见于瓷器,《中国陶瓷史》中说“高足杯是元代瓷器中最流行的器形”,这件高足金杯应该和同样造型的瓷杯一样,是一件饮酒器,具有实用价值。

“连生贵子”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吉祥图案,一般用莲荷、笙和童子组成。“莲”和“连”同音,“笙”和“生”同音,寓意连续生下活泼可爱的儿子,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。而将连生贵子纹饰錾刻于黄金之上,富贵繁华、家运绵长之意,比之瓷杯,犹有过之。

特别鸣谢:爱涛文化集团,无锡博物院

-活动日历

© 2023 海牙中国文化中心  |  隐私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