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EN NL

新闻中心

2022“中国旅游文化周” | 风雅扬州

2022/08/10
海牙中国文化中心

大运河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,串连起一条南北向的经济带和文化带,承载和见证着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。江苏作为孕育大运河的摇篮,被运河滋润的历史最久。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,以其特定的地理、人文环境,含英咀华、钟灵毓秀,串连吴文化、淮扬文化、楚汉文化和江海文化,孕育了在中华文化中呈放异彩的江苏运河文化。大运河江苏段沿线8个城市,在大运河的滋润下形成了既有统一性又各具特色的运河文化。

扬州“运河原点、风雅扬州”

扬州是世界上最早的,也是中国唯一的与大运河同龄的“运河城”。“园林多是宅,车马少于船”真实反映了这个隋唐和明清时国际大都会的繁华胜景。“绿扬城郭是扬州”,扬州的一草一木、一亭一阁都给人一种精致感觉。无论是“扬州三把刀”的美誉,还是“早上皮包水,晚上水包皮”的传说,都在讲述着运河带来的商业文化的发达和消费文化的精细。大运河带来的盐商文化、饮食文化、园林文化、工艺文化,催生了扬州“人文、生态、精致”的城市特质。

无论是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和文化,还是崔致远来扬州为官,将中国文化带回朝鲜,被称为“东国文化之父”;无论是日本派遣唐史来华学习,还是马可·波罗在扬州等地任职,写出《马可·波罗游记》,他们都把中国文化带到世界各地,扩大了中国对世界的影响。无论是法显西行求法,还是阿拉伯王子普哈丁定居扬州传播伊斯兰教,都将域外的文化传播到中国,更加丰富了江苏运河文化的内涵。

01.元·霁蓝釉白龙纹梅瓶

元·霁蓝釉白龙纹梅瓶
高43.5、口径5.5、底径14厘米
扬州博物馆藏 1984年从扬州市文物商店收购

梅瓶小口,短颈,丰肩。肩以下逐渐收敛,至近底部微微外撇。浅底内凹。通体施霁蓝釉,云龙、宝珠施青白釉,两种釉色对比鲜明、强烈。主纹刻划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,并衬以四朵火焰形云纹。巨龙威武、雄壮、悍猛,腾空飞舞于万里蓝天之中,颇有叱咤风云之势。

在国内外收藏的三件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中,此瓶器型最大,造型秀挺,釉色净润,纹饰精美且又生动活泼,气势磅礴,是梅瓶中的极品。

02.清·郑燮《兰竹石图》轴


清·郑燮《兰竹石图》轴
纵178厘米,横102厘米
扬州博物馆藏

郑燮(一六九三~一七六五),字克柔,号板桥,江苏兴化人,应科举为康熙秀才,雍正十年(一七三二)举人,乾隆元年(一七三六)进士。官山东范县、潍县知县,有政声。做官前后,均居扬州,以书画营生。擅画兰、竹、石、松等,工书法,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,自称“六分半书”。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。亦能治印。“扬州八怪”之一。

此件作品构图简洁,以石为脉,把一丛丛分散的兰竹有机地统贯一气,既严整而又有变化,有清高拔俗、自然天成的趣味。用笔劲健,所写兰竹疏密得当,浓淡相宜,为板桥兰竹精品。

03.唐·伎乐飞天纹金栉


唐·伎乐飞天纹金栉
高12.5、宽14.5、厚0.04厘米
扬州博物馆藏 扬州市区三元路工地出土

金栉为头饰,用薄金片镂空錾刻而成。马蹄形,下部呈梳齿状。栉面上部满饰花纹,中心主纹以卷云式蔓草作地,上饰两对称的奏乐飞天。飞天下方饰一朵如意云纹。周边饰多重纹带,分别为单相莲瓣纹带、双线夹莲珠纹带、镂空鱼鳞纹带、镂空缠枝梅花间蝴蝶纹带等。

04.唐·青釉褐绿点彩云纹双耳罐


唐·青釉褐绿点彩云纹双耳罐
高29.8、口径16.3、底径19.5厘米
扬州博物馆藏 扬州市唐城遗址出土

罐直口,卷唇,高颈,鼓腹,平底。肩部置对称扁环形双系,系上饰云纹和“王”字。胎为米黄色,通体施青黄色釉,器身布满纹饰,以褐、绿两色相间的大小斑点组成联珠状卷云图案,每组之间绘莲叶和莲花纹。其形体之大,纹饰之精,釉色之美,是长沙窑罕见的珍品。

05.唐•青花花卉纹盘


唐•青花花卉纹盘
口径14.8,底径6.9,高3.3厘米
扬州博物馆藏 扬州市万家福二期工程出土

四瓣花形口沿外撇,腹内壁对应花口处起筋,浅腹,圈足。盘内中心青花绘四瓣花卉纹一朵,壁上等分绘三组花瓣纹。盘内外施白釉,圈足露胎,胎色米黄,胎质细密。此件唐青花器型端正,绘画工整,层次清晰,殊为难得。

06.西汉·蝉形玉琀


西汉·蝉形玉琀
长5.7、宽2.9厘米
扬州博物馆藏 邗江县甘泉乡姚庄西汉木椁墓出土

琀呈蝉形,用新疆和阗玉雕琢成,洁白无暇,光质莹润,具有极强的透明感,蝉头部略呈弧形,眼目突出,嘴角分明,弧线形的蝉翼覆盖着蝉身。蝉腹部刻有十二道弧形内凹的横纹,表现出蝉的有伸缩功能的腹节。蝉的琢磨工艺极其精良,线条洗练、流畅、挺拔。造型准确、逼真,反映了汉代琢玉技艺深厚的底蕴。

琀为古代的一种葬玉,通常作蝉形,含在死者口中。古人认为玉是山川之精华,置于人的口中,使人的精气不会外泄,尸身不会腐烂,希望死后能像蝉那样高洁、蜕变,以求来世再生。

07.东汉·辟邪形玉壶


东汉·辟邪形玉壶
通高7.7、壶高6.8、宽6、厚4.5厘米
扬州博物馆藏 邗江甘泉老虎墩东汉墓出土

新疆和阗白玉质。造型以一辟邪作跪坐状。右手托灵芝仙草,中部镂空,头顶开圆口,上置环钮银盖。辟邪身刻细圆圈纹、羽毛纹,集圆雕、镂空、浮雕、阴线细刻手法于一体。是东汉玉器的杰作。


08.唐·打马球纹铜镜


唐·打马球纹铜镜
直径18.5、厚1.0厘米
扬州博物馆藏 邗江县泰安乡金湾坝工地出土

镜为菱花形,镜背纹饰是四名骑士,手执鞠杖,跃马奔驰作击球状;人与球之间衬以高山、花卉纹,显现出在郊外运动场比赛的情景。马球运动源于波斯,汉代传入我国,到了唐代,此运动十分活跃,深得皇帝和贵族的喜爱,是铜镜纹饰中的一种题材。目前我国仅存三面有关打马球图案的铜镜,一件为故宫博物院的传世品,另一件收藏于安徽怀宁县博物馆,而以扬州出土的这一面铜镜保存最好,是唐镜中的珍品。

09.明·仙人乘槎犀角杯


明·仙人乘槎犀角杯
高8.6、长26.5厘米,重261.5克
扬州博物馆藏 扬州市福利公司捐赠

雕刻艺人选用一支上乘的犀角,以仙人乘槎凌空到达天河的神话故事为题材,依犀角的自然形状,雕刻成树槎形一叶扁舟。以角根为槎尾,以角梢为槎头,角梢处有一圆形流孔,槎身和槎底环绕浮雕的流水纹,槎内端坐着一位老者背靠假山和枯木,神态怡然。艺人采用圆雕、透雕、浮雕和浅刻相结合的技法,使整个作品层次丰富,雕刻精湛。它既是一件极佳的工艺品,又是一种清凉、解毒实用的酒具。

10.清·《古逸丛书》雕版


清·《古逸丛书》雕版
扬州博物馆藏

此雕版版片宽大,版式不一,写刻俱精,弥足珍贵。《古逸丛书》为清末著名学者、外交家黎庶昌辑。该书所收多有源自中国而本土失传久已的佚书,更有多种东邻收藏而国内罕见的隋唐写本与宋元刻本,还有日本剞劂(jī jué)的中国典册和彼邦汉籍。其在中日典籍交流史上占有突出地位。

11.清·白玉羊


清·白玉羊
扬州博物馆藏

白玉羊作卧伏状姿态,角鹿角形分叉,抬头平视,神态安详,五官采用浅刻的技法,下颚处留有一撮细长的小胡子,胸前有浅刻线五道,尾上卷,底有刻款涂蓝"乾隆年制",此羊做工精,玉质温润,线条流畅自然。此件玉质纯白,造型生动,并且底部有年号,为乾隆工,是清代宫廷玉的一件精品。

12.清·王素《运河揽胜图》


清·王素《运河揽胜图》
纵94、横174厘米
扬州博物馆藏

清代扬州人王素的书画作品,真实记载了清代扬州运河两岸的市井风情,也充分反映出清代水运的繁华,画面描绘了清代扬州邵伯运河边风情。河道里有行船,河岸上是市井生活百态,有卖粮卖鱼的,还有人吃面条、吃包子、唱戏、民间杂耍等,宛若一幅《清明上河图》。

13.唐·三彩犀牛枕


唐·三彩犀牛枕
高7.5、长11.2、宽8.4厘米
扬州博物馆藏 扬州教育学院工地出土

枕面作长方形,微弧凹,中间刻一对同向展翅飞翔的蝴蝶,边缘一周阴刻线。枕座为匍匐的犀牛伏于托子上。犀牛鼓睛,大鼻,阔嘴,小耳。鼻梁上一只小角,头顶一只大角,粗短颈,四腿弯曲压于腹下,长尾贴身。头部阴刻毛发,全身刻划鱼鳞纹。满施黄、绿、褐三彩,釉色鲜艳自然。底露砖红胎,胎质坚硬。有三个支钉垫烧痕迹。

犀牛是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动物,形体硕大、健壮、凶悍,形象怪异,犀角是珍贵的药材。此枕的所有者期望用该枕能驱病避邪,降服妖魔,身体安康。

14.唐·白釉褐彩人物牛车


唐·白釉褐彩人物牛车
高11.5、底座长9.1、宽8厘米
扬州博物馆藏 扬州市念四桥薛庄出土

牛驾二轮舆车,方舆箱,束腰弧顶高篷,篷顶贴饰宝相花,束带。车内端坐一高髻簪花的贵妇;前方左侧站立手扶牛角的驭者;右侧为一骑马佩箭的侍官;车后有两扶辕侍从;轮侧各有一只小犬。舆箱上刻斜线、竖线作装饰,牛首饰缨络。胎洁白细腻,满施青白釉,釉面有结釉,冰裂。座下露胎。人物、动物及车的显要部位以褐釉点饰。这件产品反映了唐代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。

15.唐·白釉执壶


唐·白釉执壶
高17.3、口径7.5、底径6.4厘米
扬州博物馆藏 扬州市东风砖瓦厂出土

壶喇叭形口,高颈、斜肩、长圆形腹,腹下部渐收敛,饼形足而底平,颈、肩之间置复合环形柄,相对应处置圆形短流。壶胎骨坚致,修胎规矩,造型端庄,在胎与白釉之间,施有护胎釉,此壶系河北省邢窑精品。

16.唐·青釉绿彩阿拉伯文扁壶


唐·青釉绿彩阿拉伯文扁壶
通高17、口径6厘米
扬州博物馆藏 扬州东风砖瓦厂唐代土坑木棺墓出土

壶唇口微撇,直颈,溜肩,橄榄形扁平腹,平底。壶身两侧各有双耳,为背水穿带用。壶身通体施青绿色釉,一面用绿彩绘有长脚花云气纹,一面用绿彩书写古阿拉伯文“真主最伟大”铭文。此壶的造型、铭文和纹样具有浓郁的西亚风情,而壶的产地在中国长沙窑。这是一件反映唐代中西文化合璧的重要信物。

17.唐·绿釉模印堆塑龙纹盏


唐·绿釉模印堆塑龙纹盏
高4.3、口径14.6、底径6.9厘米
扬州博物馆藏 扬州市三元路出土

盏为四瓣葵形,口沿外侈,斜弧腹,圈足外撇。外腹及足心各有两道凹弦纹。盏心堆塑一条蟠龙。龙尖嘴,身披鳞甲,四爪伸开,张口吐珠,短尾盘于腹下。龙身四周饰云气纹。通体施釉,绿白相间,釉质晶莹,色调明朗和谐,是河南巩县窑烧制的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。

-活动日历

© 2023 海牙中国文化中心  |  隐私条款